清远市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清远市财政局局长 吴显标
(征求意见稿)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清远市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战略决策和部署,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应对挑战努力拼搏,把握机遇乘势而为,坚持科学发展,积极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大局;坚持依法理财,大力建设法治财政;坚持科学理财,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坚持为民理财,加快构建公共财政,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预算收支平衡。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预算完成情况良好,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2007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8,895万元,为年度预算231,893万元的120.27%,比上年增收82,835万元,增长42.3%。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19,490万元,为年度预算367,405万元的168.61%,比上年增支124,030万元,增长
25.03 %。
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682,564万元。其中:中央、省税收返 还28,391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5,957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19,609万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补助9,927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补助13,108万元,转移支付补助、专款和省的一次性补助收入271,749万元,省专项拨补及省批复上年决算增加补助53,316万元,调入资金1,612万元。全市财政总支出629,262万元,其中上解支出6,672万元,部分县(市、区)增设预算周转金3,100万元。总收总支相抵后,结转下年度使用专款52,193万元,净结余1,109万元。全市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市直地方财政总收入128,34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6,888万元,为年度预算59,590万元的129.03%,比上年增收25,661万元,增长50.09%。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补助、专款和省的一次性补助收入52,485万元,县上解收入76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100万元,调入资金1,204万元,上解省支出3,097万元。市直财政总支出118,184万元。其中:市直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03,783万元,补助县(市、区)支出14,40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0,136万元。结余20万元。
2007年,为确保全市预算任务的完成,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突出收入监管,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大力发扬务实进取、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适应新形势、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能力,突出抓好收入监管,千方百计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建立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会议,完善预算收支分析机制,严格依法理财,依法加强税收收入征管。坚持财税部门专人负责分片抓收入的制度,指导和督促各县(市、区)抓紧收入的征管,做到应征尽收。及时下达各部门收入任务,落实征管责任,各征收管理部门对收入任务早布置、早安排、早落实,实行精细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征管水平。2007年我市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二,山区市第一。
(二)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7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牢固树立“关注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加大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一是大力支持公共教育优先发展。全市财政教育支出15亿元,同比增长18.24%,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4.3%。建立健全了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从2007年秋季学期起,在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同时免除城镇低保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全市各级财政共安排补助资金2,638万元。另外,市财政安排4,000万元解决市直学校教育负债问题,安排1,900万元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全市财政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7.66亿元,同比增长13.75%,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2.37%。市财政筹集配套资金780万元,从2007年1月起城镇低保对象月人平补差不低于80元,农村不低于40元;安排儿童福利院建设资金100万元;安排退伍军人政策补贴200万元。三是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全市财政医疗卫生支出4.4亿元,同比增长76.2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7.12%。2007年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308万人,市财政按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每人7.5元的标准进行配套,安排补助资金2,274万元。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建立对卫生事业投入的长效机制,重点用于扶持市属医疗卫生部门的发展,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三)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2007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始终把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心,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推动城乡和谐发展。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6.43亿元,同比增长25.5%,占财政支出比重10.4%。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市财政安排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安居工程资金1,000万元,安排农业产业化和“一乡一品”资金300万元。安排农村硬底化公路建设补助700万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100万元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安排猪蓝耳病疫苗补助87.96万元,完善我市动物防疫网络建设。二是积极筹措和及时拨付救灾资金,支持我市各地开展救灾复产。市县两级共安排救灾复产资金1,604 万元。三是积极贯彻落实能繁母猪饲养补贴政策,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全市财政共安排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保费补贴资金669.19万元,确保中央政策的贯彻落实。四是切实做好财政扶贫、扶持边远分散革命老区村庄搬迁、贫困村“两委”干部补贴、水库移民等资金筹集和管理工作。五是积极探索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在清新县开展财政支农资金以县为单位“打捆”整合试点。六是积极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开展“镇财县管镇用”改革试点,增强县乡财政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四)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扶持力度,促进全市经济均衡发展。一是加大对各县(市、区)的扶持力度,市财力补助各县(市、区)补助款1.44亿元,比2006年增加7,100万元,增长96%,市财政对县补助数额占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8.73%。这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县(市、区)财政困难,解决了部分配套资金缺口问题,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二是指导督促各县(市、区)认真落实激励型财政机制,促进了区域间财税收入均衡增长。2007年,全市8个县(市、区)综合增长率均超过18%,财政收入增长率均超过30%。清新县财政收入增长率在全省列入考核的67个县市中位列第一。
(五)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加快公共财政改革步伐,把公平、公开、规范的原则贯彻到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一步激发公共财政体制活力,规范财政支出管理。一是部门预算改革进展顺利。市级改革范围不断扩大,重点加强了对县(市、区)改革的政策性和技术性指导,改革稳步推进。二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不断深化。2007年全市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规模达2.3亿元,初步确立了我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财政财务管理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推进预算指标管理系统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整合。全市各县(市、区)均开展了国库集中支付的试点,为今后全面推行打下良好基础。三是“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措施进一步落实。积极推进部门综合预算,推动政府非税收入征缴电子信息化管理改革,进一步提高非税收入征收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四是政府采购改革成效明显。扎实开展政府采购领域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采购规模进一步扩大。五是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及时完成预算数据转换、预算报表和指标系统调整等各项工作。六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在市直范围内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七是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认真做好改革有关经费的测算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我市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全市规范津补贴方案,并已上报省政府审批。
(六)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干部综合素质明显提高。2007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总结排头兵实践活动成果,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机关作风转变,为民办事、务实干事的风气在全市财政系统蔚然成风。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大局、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转化为财政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实践行动。在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中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先进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积极构筑财政部门自身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内部约束防线,以及财政源头治腐的外部制度防线“两条防线”。
二、2008年预算草案
(一)2008年全市预算草案。
根据市委的工作部署,今年全市财政预算收支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为民理财、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强化收入监管,继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着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着力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深化各项财税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按照2008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今年全市财政收支预算计划作以下具体安排,提请大会审议。
2008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拟安排348,619万元,同比增长25%。根据全市预算收入计划348,619万元,加上预计中央、省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补助和专项补助,减除各项上解后,全市可支配财力为440,886万元。按此可支配财力,全市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440,886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20%。
(二)2008年市直预算草案。
1. 2008年市直财政收入计划。
按照全市财政预算收支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市直财政具体情况,市直财政总收入计划安排125,555万元。其中:市直一般预算收入96,110万元,增长25%;上级补助收入22,154万元,主要是税收返还收入和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各县(市、区)上解收入76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00万元(含省平衡奖8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0,136万元;上解省支出3,705万元。
2. 2008年市直财政支出计划。
根据2008年市直财政可支配财力,支出计划相应安排125,555万元,具体安排如下:
(1)确保机关正常运转和工资发放,计划安排55,193万元。
(2)加大农业农村投入,发展农村经济。安排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安居工程经费1,000万元,农业产业化和一乡一品建设资金300万元,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培训专项资金40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基金100万元,能繁母猪保险经费和疫苗补助210万元,市肺工程建设资金150万元,全市乡镇党员服务中心经费85万元,禽畜防疫和扑杀补助、解决小型水库安全隐患资金、发展全市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动物防疫网络建设等360万元。
(3)加大卫生投入,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安排医疗卫生投入6,000万元,其中本年新增3,000万元;安排农村合作医疗经费2,274万元,市财政人年平安排7.5元;安排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费800万元,医疗改革经费、结核病防治配套资金、艾滋病监测、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等专款1,020万元。
(4)推进大文化建设,加大对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安排教育投入7,000万元,其中本年新增3,000万元;安排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市直配套资金800万元;安排文化投入3,000万元。
(5)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安排国有企业改革和再就业专项经费15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基金700万元,出口企业奖励300万元。
(6)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安排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900万元,住房货币化改革经费500万元,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经费300万元,计划生育“纯女户”节育奖150万元,退伍军人政策性补贴200万元,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补助212万元,儿童福利院建设资金200万元,医疗救助金300万元,救灾预备金450万元,军转干部补助、残疾人康复配套资金和等375万元。
(7)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安排对企业新增税收奖励金、县级经济发展达标奖励金2,100万元。
(8)安排创建文明城市专项资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经费550万元。
(9)安排专项活动经费1,000万元,主要用于重大活动经费等。
(10)安排环境保护专项资金500万元。
(11)安排武广铁路建设专项经费5,000万元,利益共同体补助城区1,485万元,党政内网建设1,000万元,“平安清远”视频系统建设500万元,教育费附加支出和排污费支出3,000万元,储备粮补贴600万元,政府投资项目审核经费160万元,供销社改革经费100万元,金审工程68万元。
(12)其他专项经费安排10,245万元。主要是口岸补助、政法机关配套等专项经费。
(13)补助县(市、区)支出计划安排3,682万元。
(14)预备费安排2,000万元。
(15)上年结转支出10,136万元
3. 2008年市直部门预算草案。
按照省实施部门预算的原则和方法,结合清远实际,编制了市直单位的2008年部门预算(详见附件)。
4. 2008年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08年市直政府性基金收入6,034万元,比2007年预算数增加1,324万元,增长28%,按收支平衡的要求安排支出6,034万元(详见附表)。
三、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努力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
2008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又要善于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增强信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注重财政收入的有效增长,进一步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确保财政收入的有效增长是今年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认真坚持财税部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深化预算执行分析工作,建立健全财税收入增长监测分析机制,及时准确监测财源变化、收入增长趋势。二是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确保应征尽收、不收过头税。三是要认真落实各项增加收入的措施,坚持专人负责分片抓收入制度,重点抓好重点税源和重点地区的税收完成情况分析。四是要进一步发挥财政激励型机制的效用,坚持实行市财政对县(市)每月的综合增长率通报制度,促使各地保持收入的均衡增长。五是依法依规强化非税收入收缴和管理,确保按规定将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全部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增强财政调控能力。通过盘活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加强企业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增加财政收入。
(二)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改善和满足民生需求,推动公共产品的合理配置,是推进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一是大力支持公共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扩大免费义务教育范围,推进城市免费义务教育;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从制度上保障农村中小学经费供给;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落实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二是支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政策研究,认真落实支持就业和再就业的一系列财政政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适当提高各类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等。三是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安排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全民目标;大力支持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积极推进社区卫生建设。四是大力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建设。五是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抓好节能降耗,加强污染治理,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三)注重财政政策的公正公平,进一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农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薄弱环节。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始终把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更加注重财政政策的公平公正性,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多渠道、多种方式着力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推动城乡和谐发展。一是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业基础条件改善、社会事业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扶贫力度,完善扶贫机制,加快改善贫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解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行路难、读书难、看病难、住房难、饮水安全问题;强化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注重转变和完善财政支农方式,按照“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认真落实种粮直补、综合直补、农机补贴、能繁母猪饲养和保险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等惠农政策。二是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为出发点,深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步建立和健全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加快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
(四)注重财政管理的科学规范,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各项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是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根本要求,也是进一步促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基本途径。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坚定不移地朝公共财政转变,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方面,要认真研究省新的激励型机制方案,结合地方实际,抓好落实。部门预算改革方面,继续完善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将部门预算改革与绩效评价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相结合,协同推进,不断推进我市部门预算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方面,继续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目标,继续扩大改革覆盖范围,逐步将预算外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巩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财政财务管理中的基础地位,逐步推进支出管理电子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预算指标系统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相整合,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系统建设。“收支两条线”管理方面,进一步拓宽理财视野,抓好政府资源性、垄断性收益管理,努力做大政府非税收入蛋糕;规范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性收费。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面,完善政府采购的运行机制,构建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购环境;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积极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财政监督方面,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监督办法,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垂直跟踪监督工作系统;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认真履行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监管职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面,建立健全机构,逐步推进重点项目绩效评价试点。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方面,深入贯彻全国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工作会议精神,严肃规范津补贴纪律,加强监督管理。精细化管理方面,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和规范制度,努力构建覆盖财政预算、拨付、使用、效益评价的全过程的管理、监督体系。科学编制预算,逐步完善财政供养人员信息库,完善定员定额管理,加强项目审核管理,探索绩效预算模式,细化预算编制。县级要全面推进“村财镇管,镇财县管”工作,强化乡镇财政支出管理。
(五)注重队伍建设,全面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和创造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一是全面提高领导班子水平。各级财政部门领导班子要带头学习,带头调研,带头抓工作落实,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分析形势、把握大局、驾驭全局的能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创新理财的能力,以及抓管理、带队伍、创业绩的能力,并带动广大干部广泛开展学习活动,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向“培养、服务”方向转变,不断创新人才培训机制和内容。三是弘扬良好风气作风。广大财政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努力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大力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倍加珍惜财政这一重要工作岗位,心系群众,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多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民谋福利。四是以党的建设为保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障。全面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市委、市政府对财政工作的各项部署和要求上来,以先进理论武装党员头脑,在财政系统形成上下思想大解放、谋求大发展的强大声势和生动局面。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拼搏进取,努力开创财政工作的新局面,圆满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为我市争当山区科学发展观排头兵而努力奋斗!